世界看热讯:七年之痒?小尾巴专家说不存在! — Audirect Beam 4强叔简评

2023-05-06 09:53:05来源:强叔音乐堂

我先提出一个小小的问题,大家还记得苹果是在哪一年的第几代iphone手机上开始取消了3.5mm耳机插孔的么?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似乎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事实上是从2016年的iphone 7系列产品中,苹果首次取消了3.5mm的耳机插孔。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各个品牌的智能手机纷纷效仿开始放弃3.5mm尺寸耳机插孔。一时之间,甚至新推出一款手机保留了3.5mm耳机插孔都会被誉为具备高级感。这令我们不得不感慨一个时代的结束往往会在瞬时定格。

整个行业对于3.5mm耳机输出端口的摒弃,简单说直接带动了TWS真无线品类的超级井喷。毕竟使用智能终端的同时,用户依然有着极强的收听声音内容硬性需求。而在个人便携音频设备品类方面,有一个品类绝对是受到了这一风潮的巨大影响而浮现于历史舞台。没错,这个品类就是便携解码耳机放大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尾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苹果手机的Lightning端口到安卓手机的type C接口。造型各异大小不同的“小尾巴”产品在经过高速发展之后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令人目不暇接。可是强叔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小尾巴”这一品类如此主流火爆的时期,我们如果细究都是什么类型的品牌在耕耘这一品类的时候,会发现大体分两类。第一类是最初的某些手机品牌,在前面我提到的众多手机品牌纷纷放弃3.5mm规格耳机插孔的时代,搭配手机进行的简单数模转换的设备。第二类是一些比较成熟的音频品牌,他们拥有较为完整的耳机或者播放器品类产品线,也有着比较丰富的声音调教历史。当然这里面包括国外的知名品牌与国内的不少成熟品牌。比如德国湖人、韩国的艾利和还有国内的达音科、海贝、凯音、乐彼、旷世、飞傲、乾龙盛、七彩虹等等很多品牌。多家传统音频品牌在看到这一品类的发展利好之后纷纷试水,也推出了一大批经典的高口碑之作品。

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虽然小尾巴是当前个人便携音频领域的风口产品,也是最为火爆的品类。但是似乎很少有品牌从始至终把精力集中在这一品类的。换句话说,专门进行小尾巴这一产品形态的开发钻研的品牌,并不常见。我曾经向大家推荐过一个产品,而这个产品隶属的品牌,正是我讲到的非常罕有的专门致力于“小尾巴”产品形态的品牌。这个品牌就是来自深圳的audirect。该品牌从成立之初至今始终是围绕着“小尾巴”这一产品类型为核心进行产品线布局,可以说在我心中,audirect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小尾巴”专家级别的品牌了。

如果从苹果取消3.5mm耳机孔进而带动全行业纷纷效仿开始出现“小尾巴”这种形态开始,到现在各品牌“小尾巴”产品井喷,已经是整整第七个年头了。人们常说七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而“七年之痒”这四个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口口相传也自然是具备一定道理的。对于“小尾巴”这一品类的唱衰,从这一品类产生之初即可以听到。而今发展到第七年,此类声音我们依然时常会听到。诸如发展瓶颈明显、供电先天劣势、使用便捷程度并不高、场景局限性强等等“小尾巴”产品的弱点早都听滥了。就在今年,我心中的“小尾巴”专家品牌audirect发布了最新的“小尾巴”产品BEAM 4。用该品牌自己对于这一品类的信心铸就的这款产品,可以说结结实实的扇了一下一直以来唱衰这个品类的朋友们的小耳光。

【全紧凑包装】

包装盒主打的一个概念就是全紧凑,尽量适配产品尺寸做到小巧。正面是各个不同产品外包装盒均保持了很好一致性的纹理,还有正中间的audirect的品牌图形LOGO。而盒体背面贴有黑色信息标签,上面为英文的产品基础数据信息还有生产信息等等。

打开盒盖,第一层保护海绵之中镶嵌着产品本体。

首层与次层之间是产品说明书。

下层保护海绵中为标配Type-C连接线及Type-C转USB插头。基本上这两个的搭配就已经可以适配近十年来大部分的安卓系统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及所有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了。

正面蓝色单底色,由四个三角形汇集在偏一侧一个共用顶点,形成四个三角形切面的光影实体效果。两侧分别有单颗和双颗显示灯。

背部大面积单色并无过多设计语言。底部由产品数字编号及公司标识,此外还有MQA标识。

产品顶部一侧为数据接口,另一侧标识显示为收音处。

底部两个耳机输出孔,分别为3.5mm单端和4.4mm平衡规格。

正面右侧边两颗红色实体按键,上方的是开关键,下面的是增益调节键。侧边底部刻有Beam 4的产品型号标识。

正面左侧边有三颗红色实体按键。这是音频产品标准的音量调节与播放暂停上一曲下一曲组合键排列。侧边底部有雕刻的品牌英文字母标识。

75mm×39mm×14mm的尺寸,机身重量62克。客观的来讲对于一个“小尾巴”形态的产品而言,它的形体和重量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在手中持握感出色,而且你看这个形体,其实,也不算很大了。毕竟它有着超乎其他同类产品的核心本领。至于是什么本领?请继续往下看。

除了在包装盒内的双向Type-C连接线标配之外。还可以额外选择Lightning To Type-C的连接线。此外还可以选择Audirect专门设计的T-1蓄能线,也是有Type-C和苹果的Lightning两种规格可选。

【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稍微有些音频设备经验的玩家都知道,音频产品玩的重要核心之一是什么?而“小尾巴”产品形态之所以不断被人不看好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这两个的答案是一致的,一个字:电。

从前端来看,不管是平时拿在手里装在包里的便携式设备,还是那些林林总总的分体式一体式台机,纯净稳定的供电始终都是最终实现优秀声音的重要基础之一。甚至相当一部分人都认同一句话就是玩HiFi其实本质就是玩电。虽然这句话有戏谑的成分存在但是足可以看出电对于音频设备的重要程度。而小尾巴因为其使用场景最主要就是搭配手机进行使用。通过数据端口进行的电量支援先天性就存在着很大不足。说到这您有可能已经猜到个八九不离十了。Beam 4相对于传统“小尾巴”产品更宽大的体积正是因为在其内部设立了独立供电系统。简单可以这样理解,别的小尾巴直接插到手机上自动就可以工作,而Beam 4是需要开机关机进行开始和停止工作的。

这个被官方称之为“补电电池电源管理支配系统”的核心是补电电池,这是由Audirect自主研发的。在其内部内置了电池,用以保证在连接前端之后依靠自身的稳定供电从而保证获得高品质的声音。具体由一种叫MCU管控的系统进行支配电源,采用的是一种对产品内部电池进行补电的工作模式。由外接设备的供电补电给产品内部的电池,再由电池为内部系统进行供电。或者我举个例子,用手机连接Beam 4的时候,你可以把手机看作是一个给Beam 4进行充电的充电宝。在充电的同时,Beam 4使用自身的电池保证其整个系统进行工作。这样实现的是尽管前端的电由于不同类型稳定性不能得到保证,但是Beam 4都能将其吸收蓄在自身的电池之中,最终提供到声音方案的电则是自身的稳定的电流。

如图所示两颗并排的指示灯,最上方那颗就是电源指示灯。

下方这颗指示灯则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代表着播放内容不同码率规格。红色代表的是44.1/48kHz的PCM规格;蓝色代表的是88.2kHz-384kHz的PCM规格;绿色代表的是705-768kHz的PCM规格;黄色代表的是DoP编码的DSD音乐内容;白色则代表Native编码的DSD内容;开机指示则显示为青色。

在硬件方面一直是Audirect比较强的地方。这次的Beam 4同样是非常强悍的配置。芯片采用的是ES9281 AC PRO,高集成度且素质出色的一块芯片。3.5mm单端耳机输出端口和4.4mm平衡耳机输出端口采用的是双运放进行工作,其中4.4mm平衡耳机输出具有模拟独立接地。采用三颗晶振,其中两颗为飞秒级晶振。采样率为PCM 32-bit/768kHz,支持DSD512,支持MQA,支持苹果标准的无损格式。

我使用MBP与Beam 4进行连接,Apple Music在线流媒体音乐内容。在我看来,Beam 4作为“小尾巴”形态中的巨大体形个体,其实非常适合作为移动办公的多种场景下搭配笔记本电脑使用进而实现在此类场景中最为便捷的优秀声音解决方案中的关键环节。我搭配了qdc最新的混合单元耳塞folk和westone audio的马赫80旗舰多单元纯铁耳塞进行了试听。印象最深的其实倒不是开声的通透和超黑背景,而是整体收听下来带给我的一种安定感。这种感觉的确是在以往的同类型产品中,基本没有感受到过的。我的理解应该是源于全频段的扎实密度,这个声底就好比是一个超级大型建筑的地基一般,稳如泰山,无法撼动。

同样的音源搭配,只不过我更换了一款声音比较有特色的头戴式耳机。竟令人意外的是一个不错的搭配组合。尤其是对于高频的回放充满了光泽,并且是在所有其他部分都非常和谐适宜的氛围之中,依然有着具备光彩的高频亮度和极为丝滑的顺畅程度。

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同样是各自生态下最高规格的流媒体平台。搭配两条顶级单动圈耳塞。果然,这两种不同的搭配都产生了关于音乐性的闪光之处。先说驱动Softears的TT,因为我对TT这条塞子非常熟悉,它的下盘是充满了克制性的强悍风格。之前我听过的Audirect产品风格大部分都是饱满热情和比较直接的。我原以为这个搭配会让人有些不适,但是经过尝试之后我发现其实Beam 4这次的风格在下盘上其实同样是属于稍微克制的风格的。你不会觉得低频的量感不够,因为它带来的细节让你足够得到关于它的感知。其实这种风格是相对比较高级的一种调教。而在SIE的奥陌陌这条耳机进行搭配的时候,感觉Beam 4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出色,完全把控住各个频段在出声之时的每一个细微节点。首先具备的是有力量,在有绝对力量的同时,又让人感受到强大的控制能力。乐器?没问题!人声?没问题!一切都没什么问题。

总结,嗯……怎么说呢?Beam 4以“小尾巴”产品的姿态,通过对于电流的理解和独特手段,在级别上已经超越了普通“小尾巴”产品了。这个结论是毋庸置疑的,它在硬性素质的表现上已经并不像是“小尾巴”品类应该具备的了。我对于这种产品形态的态度非常开放式,因为我知道有太多人有切实场景需要这类产品的帮助,而对于具备更高行业产品认识的高阶玩家,他们对于声音的需求是异于常人的,对于产品形态的极致要求也是近乎变态的。他们当然并不是“小尾巴”品类的核心用户,但这类玩家的数量非常少,在大的民用数码领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当我们把重心放在主流消费群体之上的时候,曾经不被人们看好的“小尾巴”品类走到七年之痒的当下,你还不看好它么?Audirect以“小尾巴”专家的身份,拿出来Beam 4这样具备超级产品力的产品,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如果你依然还有怀疑的态度?也很简单,你听过之后再说啦。这一品类一直在进化在发展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且我看到的趋势是在未来一定会更加发展壮大。什么七年之痒,压根不存在好么!

关键词:

上一篇:天天滚动:hkcmd.exe是什么文件_hkcmd exe是什么进程
下一篇:最后一页